从上海家化、珀莱雅,到丸美、华熙生物、贝泰妮,近几年来,不少国产化妆品相继走上或正在走向上市之路,国货之声日胜,这一方面让人欣喜,另一方面也暗藏隐忧。因为时至今日,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第一梯队的企业相较于国外同行,在产品研发领域依然身处弱势,以至于行内人士谈及研发都为之惋惜。
从研发占比上看,与国际品牌动辄3-4%的研发占比相比,很多国产品牌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低于1%,从年度研发费用总量上看,与国际品牌动辄过百亿元的研发费相比,很多国产品牌的研发费用均低于亿元,更有不少品牌产品不仅缺少独立的核心技术含金量,而且仍旧处于依赖OEM代工的初级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中国化妆品未来之路将何去何从?
本土企业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技术研发优势呢?
或许,将生物发酵技术应用在化妆品领域,将是弯道超车的关键。
因为,本土化妆品企业找到属于自己的技术研发优势,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我们中国本身就有的文化和文明中去寻找。中国是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着很多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比如宝贵的中医药文化、发酵技术等。就拿发酵技术来说,据先秦的《周礼天宫》记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发酵技术酿酒 ;距今3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利用发酵后的豆腐治疗皮肤病的记载;而我们现代的“生物发酵技术”正是传统的发酵技术与现代生物科技结合所结出的璀璨技术硕果。
那么,生物发酵技术是如何被应用在化妆品生产上的呢?
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生长或生物催化反应体系,获得菌体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选择菌种和控制发酵工艺,可以实现目标产物的工业化大规模加工和制造。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采用植物细胞规模化发酵生产次级代谢产物并应用于化妆品的报道,如用紫草细胞培养生产紫草素。随后,国内也涌现了采用植物细胞发酵技术应用于化妆品的成功案例,如丁家宜通过人参细胞培养生产人参皂苷并推出系列化妆品。近些年来,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发的化妆品新原料越来越受关注。
药用真菌发酵
我国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和真菌资源,化妆品中已使用的真菌的种类有三十多种。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化妆品中添加的菌类原料实际上是以它的发酵产物为主。
例如,灵芝,是灵芝属的真菌,因其具有广泛且重要的药用保健功能,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仙草”。而灵芝与当归共同发酵得到的产物灵归菌质,发酵的时间越长,灵归菌质的抑菌效果越好。还有,茯苓发酵产物提取液,发现该提取液作为一种有效的益生元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生长。而益生元作为脸部肌肤微生物族群的养料,能够维持微生物群多样性、丰富度以及整体健康,促进脸部有益菌群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护肤的目的。
酵母发酵
酵母发酵物因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游离氨基酸、小分子肽、维生素等)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中,它们其主要功效有美白、保湿、延缓肌肤老化、调理皮肤的酸碱度和修复受损皮肤等。
例如,利用高产番茄红素的红酵母制得了富番茄红素酵母提取物,兼具酵母提取物本身的抗衰老功效和番茄红素的抗衰老功效;标准酿酒酵母株通过诱变得出的“太空酵母”,的β-糖甘酶活性较好,能够将人参花与人参籽的混合提取物在自然发酵的条件下转化为活性更高的发酵提取液,该研究证明了此发酵提取液的抗衰老功效明显。我们所熟悉的“二裂酵母”就属于这个类别。
海洋真菌发酵
海洋微生物在特殊的环境中生存,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通常具有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特点。目前,最具潜力的海洋生物之一公认是海洋真菌,是当前化妆品研发的重要生物来源。
海洋真菌的生活条件竞争激烈,它的次生代谢物的化学多样性极其丰富,目前发现了多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化合物TSUCHIYA等发现了一种类似于HomothallinII结构的酪氨酸酶竞争性抑制剂,该抑制剂是从绿色木霉菌株H1-7分离出来得到的,可以通过与铜离子结合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细菌发酵
自1937年首次发现链球菌可以制备透明质酸以后,很多人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此外还有基于乳酸菌发酵的乳状面膜的开发,具体以乳酸乳球菌的溶胞产物为基础,达到美白、保湿、修复肌肤、舒敏等功效。
细菌发酵物不但可以制备出新的功效物质,还能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化妆品中。例如,乳酸链球菌素是以蛋白质类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经乳酸链球菌发酵后制备得到的一种纯天然、高效、安全的生物活性抗菌肽,因此乳酸链球菌素也称为乳酸链球菌肽,它通过干扰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可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和繁殖,其抑菌作用明显。
原生生物发酵
原生生物是指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微藻是原生生物的一种,也是当前化妆品研发的重要生物来源。例如,大家所熟知的螺旋藻属于微藻一类,就是利用乳酸菌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处理,得到的螺旋藻发酵上清液和固形物提取液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总之,微生物发酵的优势是可以生产各类不同的成分,即既能生物合成氨基酸、有机酸、黄酮、多酚等易吸收的小分子,也能制造多糖、多肽或蛋白等具有重要功效的大分子。而且,很多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成分也逐步采用发酵技术来制备。
生物发酵技术的优势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对底物进行发酵,使其符合化妆品的四大特性——高度的安全性、相对的稳定性、良好的使用性与一定的功效性,在经过物理分离,去除菌体和杂质后,可直接作为终端化妆品使用。通俗来讲,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研发出“好看、好用、好闻”的化妆品。
另外,生物发酵化妆品采用的是全天然的成分,除了对消费者的皮肤是安全的,在很大程度上,更有利于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在功效方面,生物发酵化妆品是通过逐渐地、整体地改善皮肤状态来实现的,而并不是按照现在的观念,在美白、抗皱等方面进行单一位点的改变。
为何我们靠生物发酵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在化妆品领域,国内的生物发酵技术在国际生物发酵研究领域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品牌开始关注我国的生物发酵技术产品。通过评估和测试,一些国内的生物发酵产品也得到了一些国际大品牌的认可。
国际上的生物发酵产品不像国内的产品这么百花齐放,但他们的每一个产品却做得很精细,有很多明星原料和产品。国内的生物发酵技术与国外相比是不差的,但是还没有明星产品。在这个方面,国内生物发酵技术与国际生物发酵技术还是有明显差距。
要缩短与国际生物发酵技术研发领域的差距,研发团队需要分三步走:
1 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
2 做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发酵技术产品——在底物方面可以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或中草药,在菌种方面可以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益生菌。
3 对开发的生物发酵产品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在功效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要研究清楚功效机理。这样不仅能够在功效性方面做好研究基础,对于安全性的评估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研发团队不仅要做“好看,好闻,好用”的发酵化妆品原料,还要做“说得清,道得明”的发酵化妆品原料。
参考文献:
[1] 刘丽.中国化妆品未来科技之路将走向何方?[J].中国化妆品,2022,8:28-33.
[2] 刘婷,姚凌云,王彩霞,潘仙华等.生物发酵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香料香精化妆品,2021(6),3:1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仅用于交流学习目的,若涉及版权问题或编辑有误,请联系我们。